全球即时看!大多数孩子的人生够不上张雪峰指点
大多数孩子的人生够不上张雪峰指点
张雪峰那一席话的质地根本匹配不上事后沸腾的舆论资源。
「590分别报新闻学」,这算什么洞见呢?
高分考生的志愿填报自由度很大,新闻学并非最优,大概可以成为共识。
【资料图】
590分别报xxx,这个句式能写很长,搭配张雪峰最看不上的文科专业和网络流传数年的天坑专业,契合极了。
有没有发现一些问题?
那590分报什么好呢?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吗?过来人的经验就一定要听进去吗?
不报什么,人人能言;想听报什么,那就得收费了。
面对如今萧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,我真想听听各位大聪明给他们指个未来四年清晰的方向。如果是继续考研,好家伙,那生意就完美衔接了。
在结果都差不多,仅是中惨和大惨的区别,出路也无非考公与考研,那给出的意见根本就没有建设性可言,就是另一根吊在毛驴眼前的胡萝卜。
张雪峰说家里没点经济实力别学金融,家里不能供很久别学医,着急自立赚钱别学医……
家里有点实力的孩子,查完分数已经去各地旅游了,穷孩子掏出过时的手机打开直播间研究自己命运多舛的人生,所遇都是冷水,心里七上八下,咬咬牙管父母要点钱购买了1V1志愿填报服务。
再考虑到一个事实,有高校专业的进入门槛在,除了头部5%的考生外,大多数孩子面临的是:没得选。
如果我们认定没得选,家庭条件也一般的考生占绝大多数,如果我们认定大量孩子正在读天坑以及出路逼仄的专业,他们的心理建设与关怀,要不要做?
很遗憾,以上是这一轮讨论中缺失的视角。
我总是担心对「新闻学」等专业的过饱和打击,会让已经做出选择的孩子感到遮天蔽日的绝望,告诉一个人你再勤奋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是一件顶顶残忍的事。告诉一个人你这家庭条件学这个就是废废是一件冰冷的事。
过早认清现实是好事吗?在十八九岁的年纪。这种现实又是建立在学科改革缓慢与阶层固化之上,他们所拥有的只会是充盈的无力感。
有张雪峰们的存在,以及互联网上留存了大量的可供参考的过来人的经验,考生们对专业认知的信息差基本填平了,命运的分水岭也就开始建构了。
譬如来都来了,但好好学习,多看有用的书,有明确规划,结合兴趣锻炼一技之长,注重社会实践的孩子会快速抹平专业本身带来的劣势。不虚度光阴,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,会受益终身,而那些正当红的黄金专业,速朽与淘汰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是概率很大的事。
如何拥有更好的自己,张雪峰告诉你的是其中一条路径,评判维度是「就业」。我找到一张图,张雪峰推荐的十大专业之首是「信息安全」,只能说这种花钱的部门,在动辄降本增效的背景下,很容易连锅端了,还是考公稳当:)
现在想想,我们所谈的都是包你人生一年两年的事,特别没有意思。一个人总后悔那年夏天的选择,同样没有意义。
我学的是土木工程,张雪峰也曾力推过的专业,按照他今天的话术应该这么评价了:如果你不喜欢单身不喜欢野外不喜欢喝酒,家里又没有点经济实力,那么不要学土木。
卧槽,只要限定语够多,他妈的就没有一种人生值得过呢。
不要绝望的度过大学四年,张雪峰推荐的是「学科爱马仕」,背不上的多了去了。
思考题:你误入过天坑吗?对人生的决定性大吗?当时有选择吗?如何爬出来的呢?